聯系我們
 工作時間
周一至周六 :8:00-18:00
 聯系方式
全國熱線:400-8877-321
聯系電話:189-2291-5686

飛新達全自動智能貼合生產線:8個月回收設備成本

2159
來源:中華網


2008年智能手機的爆發(fā)猶如宇宙重啟一般開創(chuàng)了一個新世界紀元,此后的十年間生產方式和技術的革新尋出不窮,甚至由此引發(fā)多個新興行業(yè),前景不可估量。手機電子輔料元件的貼合就是其中之一。

市場對智能手機在顯示效果、反應速度、拍攝、防水防塵等等使用體驗上的追求日益嚴苛,一個顯著的特征體現在對比傳統功能機,智能手機需要進行貼合的輔料元件量呈倍數增長。在出貨量的壓力下,這些元件的貼合速度、精度等關鍵指標的達標數字在持續(xù)刷新。


機器換人,勢在必行

根據一般的統計,人手貼合作業(yè)單位產能約700CPH,精度在0.2~0.3mm之間。與此同時輔料貼合設備行業(yè)每小時產能普遍在2~3K,而飛新達公司【股票代碼:832872】推出的二代自動貼合設備(3頭)的單位產能甚至高達5000CPH,精度做到±0.1mm。這意味著以往7到8個人的工作量,一臺飛新達的貼合設備就能完成,直接節(jié)省人力支出80%。

在國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今天,人工成本是不少企業(yè)主的心頭石??茖W技術發(fā)展的根本在于解放人類雙手,機器換人之路勢在必行。


貼合軟文.jpg


智能制造,核心在效率

智能制造是近兩年興起的又一個生產概念。走機器換人之路、引進自動化設備是智能制造的基礎,但其核心是企業(yè)的生產效益在此基礎上的有效提升。飛新達的自動貼合設備實現多臺連線,推出新一代全自動智能貼合生產線。經過多番調試和驗證,生產線的產能創(chuàng)5000CHP,貼合精度達±0.1mm,整體良率在99.5%以上。并已實現快速換線,單臺調試只需6分鐘。

并且,飛新達新一代全自動智能貼合生產線結合數字車間管理系統,實現對生產線的實時監(jiān)控和數據分析,隨時隨地在手機APP上了解產線實況、快速決策,為企業(yè)主和管理者打造云端工廠,兼顧生產效率的同時賦予生產線智能的屬性。


決策關鍵:投資回報周期

企業(yè)主在做新的項目之前必然要考慮的一個問題:投入產出比,即需要多長時間產出值才能覆蓋這筆投入。那么,引進飛新達的全自動智能貼合生產線的回報周期是多久?

假設一款機殼需要貼合15個輔料,一條5臺的飛新達全自動智能貼合生產線能覆蓋15種輔料的貼合,20小時的產能是機殼100K,單月(30天)產能是3000K。而采用人工貼合的方式至少需要15人,一班10小時產能是機殼7K,兩班倒翻倍即30人20小時產能是14K,一個月的產能就是420K。簡單換算下來設備的產能是人工的7倍以上,預測投入一條飛新達貼合生產線在8個月左右就能回收設備成本。


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戰(zhàn)略推動下,各地政府都出臺相關扶持企業(yè)進行機器換人的利好政策與補貼措施,可以說當前正處在一個極良好的政經環(huán)境,不少有實力、有規(guī)劃的企業(yè)大可借此東風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,提前步入下一階層發(fā)展。


分享到: